风洞被喻为”飞行器的摇篮“,在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风洞,中国有吗?有。

在中国有五座风洞。

分别是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西南交通大学XNJD-3风洞,吉林风洞实验室,长安大学风洞实验室以及JF12高超声速复现风洞。

除了中国,拥有风洞的国家还有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

其实就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

风洞群是什么东西?用来干吗的?1. 风洞群就是某一地区有若干个风洞,就如同“机群”一样。

风洞

风洞,简单地说,就是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用以模拟各种飞行器在空中飞行的庞大试验设备。风洞是我国航空航天飞行器的“摇篮”,所有的飞机、火箭、卫星、导弹、飞船都是被风洞“吹”上天空的。

阳春3月,记者走进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的立式风洞,领略风洞里独特的风景。

置身人造“天空”

秦岭之巅还残雪点点,山脚之下已是桃花吐艳。汽车驶过一段蜿蜒的山路,眼前景象豁然开朗:翠绿的山林间,一座5层高的建筑拔地而起。

“我们到了,这就是亚洲最大的立式风洞。”听到陪同人员介绍,记者感到有些失望,因为眼前的景象与想象中完全不一样。新建成的立式风洞不算高大,也不显得很威武,甚至不如城市里常见的摩天大楼。

从外表看,与普通房屋唯一不同的是,该建筑身上“背”着一根粗大的铁管。技术人员对记者介绍:“可不能小瞧这铁家伙,它是产生气流的主要通道。”

其实,风洞普通的外表下有着神奇的“心脏”。步入其中,记者发现这片人造“天空”完全是用高科技的成果堆砌而成。

风洞建设是一个涉及多学科、跨专业的系统集成课题,囊括了包括气动力学、材料学、声学等20余个专业领域。整个立式风洞从破土动工到首次通气试验仅用了2年半,创造了中国风洞建设史上的奇迹。

大厅里,螺旋上升的旋梯簇拥着两节巨大的管道,好不壮观!与其说它是试验设备,不如说是风格前卫的建筑艺术品。

一路参观,记者发现该风洞“亮点”多多:实现了两个摄像头同时采集试验图像,计算机自动判读处理;率先将世界最先进的中压变频调速技术用于风洞主传动系统控制,电机转速精度提高50%……

负责人介绍说,立式风洞是我国庞大风洞家族中最引人瞩目的一颗新星,目前只有极少数发达国家拥有这种风洞。

感受“风”之神韵

风,来无影去无踪,自由之极。可在基地科研人员的手中,无影无踪无所不在的风被梳理成循规蹈矩、各种强度、各种“形状”的气流。

记者赶得巧,某飞行器模型自由尾旋改进试验正在立式风洞进行。

何谓尾旋?它是指飞机在持续的失速状态下,一面旋转一面急剧下降的现象。在人们尚未彻底了解它之前,尾旋的后果只有一个:机毁人亡。资料显示,1966年至1973年,美国因尾旋事故就损失了上百架F-4飞机。

控制中心里,值班员轻启电钮,巨大的电机开始转动。记者不由自主地用双手捂住耳朵,以抵挡将要到来的“惊雷般的怒吼”。可没想到,想象中的巨响没有到来,只有空气穿流的浅唱低吟。30米/秒、50米/秒……风速已到极至,记者站在隔音良好的试验段旁,却没有领略到“大风起兮”的意境。

你知道50米/秒风速是什么概念?胜过飓风!值班员告诉记者,如果把人放在试验段中,可以让你体验被风吹起、乘风飞翔的感觉。

我国首座立式风洞已形成强大的试验能力。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型风洞除可完成现有水平式风洞中的大多数常规试验项目,还能完成飞机尾旋性能评估、返回式卫星及载人飞船回收过程中空气动力稳定性测试等。

资料链接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风洞是英国人于1871年建成的。美国的莱特兄弟于1901年建造了风速12米/秒的风洞,从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风洞的大量出现是在20世纪中叶。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拥有低速、高速、超高速以及激波、电弧等风洞。

群山连绵,植被茂密。从外表看,很难想象山里有洞,洞里卧虎藏龙。这些人工开凿的巨大山洞绵延数公里,横贯几座山,构成了目前中国也是亚洲最大的风洞群,包括低速风洞群、高速风洞群和超高速风洞群,分别应用于不同的研究试验范围。

2.4米×2.4米的大型风洞,是亚洲最大的跨声速风洞。走进这个世界级的大风洞,只见一枚国产新型导弹模型正在接受严格的气动试验。站在现代化的测试大厅,聆听着滚滚风雷的咆哮,看着试验数据在大屏幕上不断跳动,记者的血液一下子沸腾起来。

风洞试验,简单讲就是依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将飞行器的模型或实物固定在地面人工环境中,人为制造气流流过,以此模拟空中的各种复杂飞行状态,获取试验数据。这是现代飞机、导弹、火箭等武器研制、定型的“必由之路”。

在高速风洞研究所的陈列室里,一排排“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各种新型作战飞机,各种战略、战术导弹的模型,看得人眼花缭乱。研究所负责人告诉记者,空气动力学是航空、航天工业的基础学科。风洞试验作为它的主要研究手段,其水平高低与一个国家的尖端科技、尤其是国防军事实力的强弱紧密相关。

因此,世界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空气动力试验研究机构。据了解,德国在1907年就成立了“哥廷根空气动力试验院”,并在此后不惜巨资修建了一批低速、高速、超高速和特种风洞,在世界上率先研制出喷气式飞机、弹道导弹;美国于1915年就成立了国家空气动力研究机构。

新中国从零开始发展航空航天事业时,风洞成为制约技术发展的“瓶颈”。当发达国家拥有了高性能的飞机、导弹时,中国自己研制的飞机、设计的导弹只有花大量外汇,拿到别国的风洞去做试验,还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而今天,任何先进的导弹、飞机,都可以在中国自己的风洞里拿到出厂的“通行证”。仅去年,中心的高速风洞研究所就先后试验解决了数百个技术问题,吹风试验5次打破历史最高纪录。

风洞人告诉记者,这些先进装备都是从这里的风洞“吹”出去的。他们说,那还只是“当年勇”,此刻我们所在的2.4米×2.4米风洞,是1997年12月首次通气试验宣告建成的。在这座大型风洞里,任何导弹、战机的模拟状态都更加接近实际飞行,可获得更为准确的试验数据。目前,我军的新型导弹、战机,都将首先从这里起飞,去精确命中目标、去自由翱翔蓝天。

太空飞船首先在这里遨游“苍穹”

大大小小的“神舟”飞船返回舱模型在记者面前摆了一大片,数一数,足足有100多个。那边还放着今年5月刚刚发射升空的“海洋”一号和“风云”一号卫星模型。

这是在中心的超高速风洞研究所。在宽敞明亮的试验大厅里,该所负责人告诉记者,航天技术是大国地位和国防实力的展示,而所有的航天飞行器,包括“ 神舟”飞船及其逃逸塔、返回舱等,都先要在风洞里“遨游太空”。尤其是飞船返回舱,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要穿越大气层,受到摩擦产生的高温及风、雨、雷、电影响,因而不仅其外型设计要经过“吹风”,其防热材料的选择也需经过多次风洞试验。

记者看到,经过加工制作的“神舟”返回舱模型,被科研人员送进电弧风洞,进行“热环境烧蚀”模拟试验。洞内高达几千摄氏度的高温气流,将模型外壳的防热材料烧成了明显的“蜂窝”状。技术人员介绍说,返回舱外壳的防热材料不仅要耐高温,而且对其烧蚀后的形状、均匀度等都有苛刻的要求。为选择最佳材料,这里已反复进行了上千次的试验。

矗立在另一边的激波风洞和1.2米×1.2米风洞,也是完成飞船返回舱试验的 “功勋风洞”。激波风洞是国内最大的、可在短时间运行的脉冲型超高速气动力、气动热试验设备,能模拟6~16倍音速的高速飞行器飞行环境,为飞行器在太空中飞行的空气动力特性研究提供准确数据。在1.2米×1.2米风洞中,“神舟”飞船、返回舱、逃逸塔等大量模型经历了数千次的气动试验、获取了数万个技术参数。通过反复提取试验数据、多次修改设计方案,才迎来中华“神舟”飞天的辉煌一刻。

4月1日,记者曾在“神舟”飞船着陆场目击“神舟”三号返回舱着陆,亲眼看到悬挂返回舱的90多根伞绳依次排列,没有一点缠绕。现场的专家称,不仅返回舱外壳材料的烧蚀达到最佳状态,着陆姿态也达到了最佳状态,说明飞船的空气动力试验达到了很高水平。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从这洞中飞出的“神舟”四号、“神舟”五号… …也将在茫茫太空写下神奇的篇章。

跻身国民经济主战场

漫步大大小小的风洞群,记者的目光被一座8米×6米、长达237米的庞然大物所吸引———这就是亚洲尺寸最大的低速风洞。这条盘踞在大山沟里的“巨龙” ,曾荣登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金榜。我国的东方明珠电视塔、西安仿古塔、成都万人体育馆等著名高层建筑,就是从这里获得“准生证”的。

低速风洞研究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利用空气动力学研究手段,对高层建筑、复杂外形建筑及桥梁等的风载风振现象进行风洞模拟试验,可以为抗风、抗振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据说,对建筑物的第一次“风动”警告来自30多年前的美国。1971年,由美国著名桥梁专家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斜拉索桥在强台风中扭曲折断。

1979年,中心承接了对红水河铁路桥模型的风洞试验,揭开了我国民用建筑抗风研究第一页,风洞的应用范围自此由单一的军工产品,拓展到广阔的国民经济主战场。

在这里的试验大厅里,摆放着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北京新首都机场候机楼、厦门海沧大桥等许多精巧漂亮的建筑模型。技术人员说,东方明珠塔在设计之初,就在低速风洞中进行了上千次模型吹风试验,并修改了设计。1994年8月,一场强台风袭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许多高层建筑在风中倒塌,而东方明珠塔却安然无恙。北京新首都机场楼经风洞试验后发现,大楼一侧出现负压,修改设计后才破土动工。厦门海沧大桥是厦门市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一座桥,中心对该桥的模型进行了全面气动试验,对设计提出明确修改意见,确保深受台风灾害之苦的厦门人民用上放心桥。

磁悬浮高速列车、新一代中型载货汽车也是从这里启程的。我国的解放牌和东风牌中型载货汽车,造型曾几十年不变,其气动阻力系数比国外同类汽车要高出20%,燃料消耗要多出10%。“八五”期间,东风汽车技术中心与空气动力研究中心合作攻关,经4年努力设计出了新车型,其气动阻力和耗油量指数分别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亚洲雄风笑迎新挑战

前些年,对于中国的空气动力研究成就,曾闹过一场颇具戏剧性的“国际误会”———当国际上确认中国已拥有相当水平的空气动力研究设施时,美国人一口咬定是苏联帮着干的,而俄罗斯人则坚信是美国暗中帮的忙。若干年后,他们才不得不承认,这是中国人自力更生创造的奇迹。

20世纪60年代,一群来自北京、沈阳、哈尔滨的知识精英,来到这片深山沟,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如今,这里已建起亚洲最大的风洞群,拥有低速、高速和超高速等各类风洞,具备各种飞机、导弹、卫星、运载火箭及太空飞船等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空气动力研究试验能力。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家、法国宇航院院长奥里维尔博士来此参观后感叹:“我确信,这是一项能使中国走向巨大成功的世界性成就!”

然而,中国风洞人丝毫没有自满。在空气动力中心的几天里,记者发现所有 “风洞人”都在紧张忙碌着。科研一线的技术人员介绍说,随着现代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式武器装备迅速出台亮相,我们的风洞群已难以完全适应新装备发展的需要。因此,一场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正在这里展开。

记者看到,某新型导弹在经过改进的风洞环境中,正进行新一轮的试验。它要经过风、雨、雷、电、火、沙等各种条件下的严格考验。

一座座风洞,一座座丰碑。近年来,空气动力研究中心靠人才建洞,在建洞中育人,培养出一大批年轻的高素质人才。在这里,记者时时能感受到拼搏者的自豪、奉献者的胸怀和开拓者的蓬勃朝气。

在世界航空航天领域,中国“风洞人”将闯出一片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6724781.html?si=3

亚洲第一风洞是什么?风洞,是为航空航天飞行器和重大武器装备进行气动力研究实验的设备。简单地讲,就是依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将飞行器的模型或实物固定在地面人工环境中,人为制造的气流流过,以此来模拟空中的各种复杂飞行状态,获取试验数据。任何飞机、导弹、火箭等,在试飞前都必须进行长时间的风洞吹风试验,当确信可在高空环境中安全飞行才能投产。

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掌握了风洞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新中国从零开始发展航天事业时,风洞曾是制约航天技术发展的“瓶颈”。多少年来,经过一批又一批“风洞人”为之呕心沥血,面对外国先进技术的封锁,自力更生,勇闯难关,把这项跨世纪的国防大型工程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1992年国家计委正式立项建设跨声速风洞。1994年在国防科工委主持下动工建设,到1997年12月20日,仅用三年多时间就建成了亚洲最大的跨声速风洞。建设速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总造价仅为发达国家同类风洞的1/6左右。这座标志我国风洞量级和规模达到最高水平的风洞,成了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一座丰碑,被称为“亚洲第一风洞”。新建成的跨声速风洞主体结构长66米,宽33米,试验段截面2.4米×2.4米,为亚洲之最。风洞总体性能先进,采用了最新技术,试验结果真实可靠,模拟状态更接近真实飞行条件,是中国航空航天飞行器空气动力研究的里程碑工程。

一直以来,跨声速空气动力研究是航空航天飞行器研制中最复杂、最困难的课题之一,当飞行器速度从亚音速跨越到超音速时,气流流动状态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许多飞行故障就是在这种跨声速状态中发生的。因此,新建成的跨声速风洞对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成为发展我国航空航天和重大武器装备的重要技术保证。它与其他各种风洞形成了配套的风洞群,有亚洲最大的低速风洞,性能良好的高速风洞以及超高速风洞、激波风洞、低密风洞等共42座。风洞群模拟飞行速度从每秒几十米到数千米,具备了承担飞机、导弹、卫星、运载火箭等飞行器型号预先研究、选型试验、定型试验的能力,标志着中国风洞设计、建设与试验水平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绵阳在哪了啊?请问你是那儿人哦?我就是绵阳人,现在让我来告诉你绵阳在那儿:

绵阳在中国的西部四川省的东北部。

绵阳:中国第二批副省级城市,(行政权将于2009年由省政府交于中央,受中央直接管辖(等于小直辖)

绵阳-国务院授予的中国唯一的科技城.中国西部硅谷,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

绵阳-中国西部综合实力第5

绵阳-联合国最佳人居范例奖

绵阳-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绵阳-国家园林城市

绵阳-国家卫生城市

绵阳-国家文明卫生城市

绵阳-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绵阳-拥有总体规模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风洞群。我国自行研制的各种航空航天飞行器,都要在这里进行空气动力试验。风洞是国家科技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研究气流与物体相对运动、相互作用规律的基础设备,风洞试验直接决定着飞行器的升级换代。因而,风洞被誉为航空航天飞行器诞生的摇篮。

绵阳-国家文明城市

绵阳-全国绿化造林十佳城市

绵阳-拥有"亚洲第一大口径,中国第一座太空娱乐风洞,设计建设第一速度,试车一次成功"的四个第一的娱乐风洞

绵阳-拥有当今世界上技术含量最高的球幕影院

绵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绵阳-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绵阳-中国燃汽涡轮研究所

绵阳-中国磁力研究所

绵阳-中国电子行业大亨世界500强-长虹集团总部

绵阳-中国之声--湖山音响

绵阳-四川第七朵金花-川酒云烟”天上琼浆玉液,人间丰谷美酒”丰谷酒业

绵阳-华润雪花啤酒-绵阳是四川最早建立也是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

绵阳-光友粉丝---中国署业的开拓着,最早也是现在最大的署业制造商光友署业

绵阳- 兴发防盗门--全国同行业十大品牌

绵阳-中国数字卫星机顶盒大亨-九州集团总部

绵阳-中国高科技人才集聚地,拥有各类高科技人员17万多,其中两院院士24名.

绵阳-拥有独立科研所43家,博士后流动站5个.

绵阳-中国西部的旅游圣地,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国家级文化古迹保护区2处,国家森林公园5处,国家4A级风景区5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历史文化名镇1处.有省级风景名胜区30多处.

绵阳-王朗(世界大熊猫数量最多的地区)

绵阳-四川城市面积第二大城市(80KM*2)

绵阳-四川人口第二城市,总人口560多万(城区人口69万,2007年最新数据)

绵阳-四川城市建筑密度第二大城市

绵阳-四川30层以上建筑第二多城市

绵阳-四川建城最早第二大城市

绵阳-连接川陕的中心城市

绵阳-四川城区内横跨大桥最多的城市,共计27座(涪江,安昌江,芙蓉江)

绵阳-四川第二大高层建筑密集城市

绵阳-四川区位优势最佳地区(成德绵经济区域)

这些都不是吹的,不信你去查。

世界三大风洞群(世界上风洞最强是哪个国家) 本文分享到此结束,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