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分别是什么呢?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分别是印度的梵剧、古希腊的戏剧、中国的戏曲。
世界上三大古老戏剧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昆曲,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
1、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发源于元末明初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素有“百戏之母”的雅称。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北曲遵“北中州”,南曲遵“南中州”。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共有19个申报项目入选,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艺术,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2、古希腊戏剧:西方学者从《诗学》归纳出古希腊戏剧的特点于三一律,即时间的一致,地点的一致和表演的一致。古希腊戏剧的情节通常只发生在一天之内,地点也不变换。在情节上也往往只有一条主线,不允许其他支线情节存在。亚里斯多德的提出"三一律"理论的初衷在于描述一种客观的形式,而非规定一种理想状态。并非所有的古希腊戏剧都遵循刻板的"三一律",但这一理论适用于绝大多数情况。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提到剧场的六大元素,分别为情节(plot)、角色(character)、思想(thought)、语言(language)、音乐(music)、与景观(spectacle)。
当时认为悲剧和喜剧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戏剧样式,而且没有任何一部古希腊戏剧能够同时涵盖两者的特点。而羊人剧在题裁上虽然和悲剧一样以神只或贵族为主角,但却透过戏谑的精神与粗鄙的言语讽刺嘲笑剧中主角,具备喜剧的风格。
3、印度梵剧
印度古典戏剧——梵剧,从题材上看,一是取材于史诗和传说故事,这类题材是印度古典戏剧的主要部分,如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中心的《摩罗维迦》,在传说故事中溶入新意的《沙恭达罗》。二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以刻画都市世态人情为主,如《小泥车》等。此外还有一些以宗教宣传为宗旨的作品,如《马鸣戏剧残卷》。梵剧在悲、喜、正三种戏剧审美品类中,与藏戏基本一致,同属于悲喜参和的正剧式审美品格。
对梵剧的艺术形式,人们了解还不太多。从《马鸣戏剧残卷》看,当时角色的出现方式至少有三种:一是为角色拟定了名字的;二是仅标明角色身份的,如"妓女""主角"等,并出现有鲜明特点的丑角;三是以抽象概念为角色命名,如"智慧""名誉"等。
艺术特征
1.戏文韵散杂糅;
2.梵语和俗语杂糅;
3.剧中各幕的地点和时间可以自由变换;
4.剧中有丑角,起插科打诨作用;
5.剧本有开场献诗、序幕,幕与幕之间常有插曲,剧末还有终场献诗;
6.剧情通常以"大团圆"收场。
你的认可是我解答的动力,请采纳
世界三大古剧,是哪三大?中国古典戏曲,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比较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起源比较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起源:
1、古希腊戏剧的起源
希腊悲剧的诞生要早于萨堤尔剧(satyr play)和喜剧,而悲剧则由颂扬狄奥尼索斯的酒神赞美诗演变而来。这些赞美诗都是人们在酣醉的时候即兴创作的。西元前600年,诗人阿利翁将酒神赞美诗发展成了一种由歌队吟唱、具有叙事性特征的新的艺术样式,他也被认为是第一个创作酒神颂的人。在西元前534年,一个名叫泰斯庇斯(Thespis)的人成为最早在这种叙事剧中扮演主要角色的人物,并且得到了城市的酒神节(City or Great Dionysia)所举办的第一次悲剧竞赛的冠军。他通过背诵台词和切身表演,试图完全融入角色;同时他还使自己的表演和歌队结合。在这种戏剧的雏形中,歌队扮演的是叙事者和评论者的角色。泰斯庇斯被认为是古希腊最早的演员,因此以后演员们就常被叫做泰斯庇斯之徒(Thespians)。
古希腊戏剧是指大致繁荣于西元前6世纪末至西元前4世纪初之间的古希腊世界的戏剧。彼时古希腊的政治和军事中心雅典城同时也是古希腊戏剧的中心。雅典的悲剧和喜剧也包括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最早的戏剧形式之中。古希腊的剧场和剧作对西方戏剧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2、印度梵剧的起源
梵剧的历史源头,最早可追溯到印度最为古老的吠陀梵语时期。据许地山研究认为,"《赞诵明论》里已经有了一种戏剧的文体,便是对话式的颂诗,如沙罗摩与波尼,阎王摩与他的妹子阎弥的对话,……"梵剧《梨俱吠陀》中也有这种对话诗。梵剧的产生、发展和兴盛,主要是在公元前5世纪开始的古典梵语时期,公元前2、3世纪,印度普通社会中有一种表演神事的赛会,多演遍入天垂迹于人间,即黑天的恋爱故事,其形式是歌舞与宗教仪式的混合。相传梵剧的创始人叫"婆罗吒",这名字就有歌者和舞者的意思。梵剧的渊源出于歌舞,最早的戏剧是"从颂神的歌曲和拟神的行为发展而来的",源干公元前3、4世纪波你尼时代的从事滑稽性摹拟表演的"戏笑"伎人。同时,梵剧起源与吟诵两大史诗有关,当时印度的吟诵艺术已伴有音乐,吟诵艺人手舞足蹈,用形体姿态表达人物感情,只要这些艺人采用对话方式,便能形成戏剧的雏形。《罗摩衍那》第七篇中有个"说唱艺人"、鸠提耶耽梵剧"乐师"或"演员(kusilaya)词源"的故事,是说罗摩遗弃妻子悉多后,怀孕在身的悉多得到蚁垤仙人的救护,住在净修林里,生下一对孪生子俱舍(kusa)与罗婆(1ava),蚁垤仙人编制了长诗《罗摩衍那》,教会俱舍和罗婆诵唱,后来,罗摩举行马祭,蚁垤仙人让俱舍和罗婆当场诵唱这部长涛,罗摩听到最后,明白了他俩就是自己的儿子。这个词源的故事,不仅表明梵语戏剧与史诗的亲缘关系,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隐含说唱艺人和戏剧演员的演变关系。
"梵剧体例的形成当与大乘佛教的发展同时,且有直接的关系。大乘起于希拉思想最盛的建陀罗及其附近诸国,梵剧也是在那里产生出来的。"相传希腊当时的马其顿国皇帝亚历山大东征时,曾带着一些戏剧的应用物品到印度去,印度雅语称"戏台上的幕"为"耶伐尼迦",意思便是"希腊的"。如果仅凭这些就判定梵剧起源于希腊戏剧,那是不足为据的。但是,由此可见梵剧在产生、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希腊戏剧的若干影响。
印度古典戏剧——梵剧,从题材上看,一是取材于史诗和传说故事,这类题材是印度古典戏剧的主要部分,如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中心的《摩罗维迦》,在传说故事中溶入新意的《沙恭达罗》。二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以刻画都市世态人情为主,如《小泥车》等。此外还有一些以宗教宣传为宗旨的作品,如《马鸣戏剧残卷》。梵剧在悲、喜、正三种戏剧审美品类中,与藏戏基本一致,同属于悲喜参和的正剧式审美品格。
3、中国戏曲的起源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中国戏剧(China Drama) 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汉族传统戏剧,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中国古典戏曲是汉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粹,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